● 平衡計分卡是由科普朗(R.Kaplan)及諾頓(D.Norton)於1992年共同發展出來的策略性績效管理工具。
● 平衡計分卡是一個策略管理系統,可將組織的策略對應至明確的目的、計量、目標和初步計畫,進而再組織成四個內容:財務、客戶、內部商業處理作業,以及學習與成長。這些內容通常以問題建立,例如「若要達成我們的願景,我們應該如何在客戶前面所有表現?」或「若要在財務上成功,我們應該如何在股東前面有所表現?」「平衡計分卡」可作為方法為企業提供語言,以定義可滿足多個相關內容需求的策略。和財務報表 (損益表、現金流報表及資產負債表) 描述組織財務狀況方式非常類似,「平衡計分卡」提供架構,以一致且有見地的方式傳達策略。
● 四個衡量構面
1.財務:短期構面,為財務績效的衡量,並加入風險評估及成本損益分析。
KPI: 公司的每股收益、年度成長率、年度營收總額
2.顧客:長期構面,顧客滿意對於企業未來發展是有益的。
KPI: 顧客忠誠度、市場占有率
3.企業內部流程:短期構面,讓管理者瞭解他們的商業模式如何經營、產品和服務是否滿足消費者的需要。
KPI: 創新服務項目、產品的不良率、意外事件數
4.學習與成長:長期構面,也是其他三個構面的基礎,強調組織成員須連續性地學習,使員工與組織一起成長,同事間願意相互教導、學習,讓成員間的溝通更順暢,快速解決問題。
KPI: 員工專業證照數、員工滿意度
● 平衡計分卡設計步驟
1. 集合資深主管,畫出策略地圖(Strategy Map)。策略地圖是透過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來描述策略,讓組織成員了解自己的行動如何互相影響、導致最終成果。例如,提高員工技能→減少流程錯誤→顧客滿意度提高→市占率增加→營收成長。
2. 找出與策略連結的關鍵績效指標(KPI,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,並設定目標值。例如,提高員工技能是策略目標之一,決定以「平均員工生產力」「職位適任率」為KPI,分別設定目標值。
3. 找出行動方案或計畫(Action Plan),結合預算與獎酬制度,並定期回饋。確保組織有足夠的動機與資源,來達成策略目標,並定期檢討策略的假設是否正確、切實可行。例如,提高員工生產力這項KPI的「行動方案」是「重新制訂人才發展計畫」,再結合預算與獎酬設計,每月檢核,以確保達成。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2489
https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9289
https://blog.xuite.net/kc6191/study/13853241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