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學視導乃是有意義、有價值的持續不斷改進教學的互動歷程;並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,提升教學的效果達成教育的目的。由是觀之,凡能促進教學視導目的的實現,都可屬於教學視導的型態。其可歸納下列各種教學視導的類型:臨床視導、同僚視導、發展視導、學校本位視導、自我視導。為利於推展教學視導,將其簡述於下:

一 、臨床視導 (clinical supervision)

   經由觀察教師教學行為,瞭解教師教學情形並加以分析,以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,而在這些活動中,教師和視導者需要面對面的交互作用(呂木琳,民87)。臨床視導的目的在於產生立即回饋的訊息,以供教師能適當適時地改進教學。

二、同僚視導 (peer supervision)

   利用 教師同僚的專長,以合作的方式結合二位或二位以上的教師,藉互相觀察彼此的教學活動,提供回饋批評的方法,達成教師專業成長的目標。其特點是同僚視導無主從之分,彼此分擔視導的工作,彼此合作改進教學。

三 、發展視導 (development supervision)

  依據教師專業發展的程度,而採取適當的視導方式,教師的專業發展程度決定於投入的程度與抽象思考能力兩個向度,並分成四種類型,即半途而廢的教師、無重點工作人員、具分析能力觀察者及專業人員;此四種教師分別給予不同的視導方式,即分別採取指導式、合作式但多提供意見、合作式並與教師多協議及非指導式等各種視導方式。此種以教師專業發展來決定視導方式與風格者,即為發展視導。

四 、學校本位視導

   以學校為中心,由校內成員組成教學視導小組進行教學視導的模式。即依據學校的社區環境、辦學目標與特色、資源、組織成員、師資專業及學生狀況考量,訂定視導的考量,行政機關對學校則是居於督導協助的地位。(羅清水,民88)。

五 、自我視導

   教師本身依自我的專業發展需要,自我訂定目標,經由與校長或其他校內同事研商後進行教學;過程中記錄教學行為資料,最後再參照事先設定的目標,而提出改進建議,促進教師改進教學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(秦夢群,民86)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學校行政 教育視導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ryl 的頭像
    Cheryl

    教育筆記✍ /國考上榜之路⁂

    Cher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